山东省首家果树枝条也能还田了

作者:北垦农机 发布时间:2016年07月11日16:24:02 6124次浏览
分享到
山东省首家果树枝条也能还田了

 如今在栖霞,一种用果树枝条加工有机肥的技术在全省率先实现。果农拉着修剪下来的苹果枝,只需支付加工费就可以拉走等量的有机肥,这种就地化加工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。

  废枝条堆满街,除了烧火没啥用

  6月17日,记者见到栖霞市瑞祥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成刚时,他正在跟社员清点果农运来的苹果枝条。院外一块近万平方米的空地上,密密麻麻的枝条堆成了一座小山,这些都是用来加工有机肥的原料。“这些枝条总共是6万吨,你能想象如果不在我这儿放着而是堆在村里是什么样的场景吗?”王成刚问记者。

  栖霞被誉为“苹果之都”,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达70万亩,每年修剪下来的枝条就有20多万吨。“原来这些剪下来的废枝条除了烧火,啥用也没有。现在条件好了,烧火也用不着了,堆在房前屋后,很影响村容村貌。”王成刚说。

  为了整治废弃枝条乱堆乱放问题,栖霞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,但收效甚微。“堆满废枝条容易招虫子、病菌,而且也有很大的安全隐患,我们这儿年年都有因为这个起火的。”栖霞市蛇窝泊镇榆林子村村支书冯秀阳说,“整治不过来还是因为剪下来的枝条实在是太多了,又对老百姓没啥用,要是这枝条能赚钱就不一样了。”

  变废为宝,枝条加工有机肥

  废弃枝条要赚钱就得研究用处,此前唯一的用途就是加工成生物炭。偶然一次机会,王成刚发现有些地方用棉花籽作原料生产有机肥,这让他想到了家乡的苹果枝条。“原来果农对化肥的使用率太高,导致果园出现地力下降、土壤板结等问题。要解决这些问题,最好的办法是加大有机肥的施用比例,让苹果枝变成有机肥再返回苹果园。”王成刚说。

  王成刚请来业内的专家,经过5年攻关最终研发成功。王成刚介绍说,加工过程得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,得先把苹果枝条粉碎成米粒大小的颗粒,然后装入特制的容器内。放进全密封的高压锅,在127℃的高温下进行连续6个小时的灭菌。然后转入由冷库改造的养菌车间,注射进5个菌种共计80多种单一的菌群,在50度的恒温下连续发酵21天,就成了优质的有机肥。

  把苹果枝条变成有机肥,国内有这个想法的人不在少数,可真正把它变为现实的仅有王成刚一人。“今年我们通过省科技厅查了一下果木生物质规模化还田利用技术,除了加工生物炭其余都没有。也就是说,在可查的资料中,用苹果枝条加工有机肥这项技术在国内还是空白,在省内肯定就这一家。”烟台农科院土肥所副所长张瑞清说。

  就地加工降成本,有机肥成本一亩省2000元

  苹果枝条变身有机肥,带来的好处不是一点半点。果农拉着修剪下来的苹果枝,一吨只需要支付600元的加工费,就可以拉走一吨的有机肥,比市场价便宜近2000元。“我们这儿户均5亩地,按照每亩地1吨有机肥的标准,就可以节省近万元的成本。原来大家眼里的废枝条现在都成了宝贝,剪下来赶紧拉到合作社去换肥料,村容村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观。”冯秀阳说。

  尽管加工技术已经成熟,但王成刚并不打算成立专门的生产企业,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。“因为那样一级一级的代理商就会从中间加价,这些成本最终还得摊到老百姓身上。本来就是给老百姓节省成本的事,肯定不会那么做。”王成刚说,“所以我们只能是枝条换肥料,收取加工费,不对外销售肥料。”

  苹果枝条加工的有机肥,有机质含量在90%以上,超出市场肥料的一倍多,种植效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果农的认可。如今,不光是栖霞,就连周边县的许多果农都慕名而来。“光上半年我就加工了5万多吨有机肥,这还是加班加点忙活出来的,现在还有6万多吨没来得及加工。”王成刚说,“除了栖霞,全国还有很多苹果种植地也面临同样的问题。如果大家能把这些废枝条充分利用起来,就可以帮更多的果农减轻购买农资的负担,产出更多优质的苹果,对整个产业的发展都是有帮助的。”

上一条:天津市静海区农机中心开展蚕豆机械化收获试验 下一条:纳迪NX30EX系列翻转犁
  • 发表评论
  • 查看评论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。
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